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> 科普宣传 > 古城in象—打卡绍兴故事
 
东湖:天下第一山水大盆景

日期: 2025 - 07 - 08 浏览次数:

东湖,位于绍兴古城东约6公里。此处原是一座竹树繁茂的青石山,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东巡,上会稽、祭大禹,传说曾在此歇马喂草,因名箬蒉山,又名绕门山,亦写作鸟门山,其山石坚硬。自汉代开始,不断有人在此凿岩采石,经累世之功,形成峭壁峻奇,宛若刀削;岩下有湖,泓然幽邃,深可数十丈,其间洞天别具,蔚为大观。水因石而显清,石因水而彰奇。由此成为东湖山水园林景观的雏形。

东湖全貌(图片来源于越城发布)

清光绪年间,绍兴缙绅陶濬宣以独特的眼光,对箬蒉山麓的峭壁、石宕、湖水等奇观产生了浓厚兴趣。陶濬宣(1846—1912),原名祖望,字文冲,号心云。清会稽陶堰人。光绪二年(1876)举人,次年考取觉罗汉教习,十二年会试,挑取誊录方略馆。早年以书法名闻乡里,后更名重一时,尤以魏碑见长,深受翁同龢、梁启超等饱学之士的推崇。曾出任广东广雅书院山长,又任职于湖北志书局。在福建漳州经营煤矿,在会稽白米堰设立丝厂。二十二年起,陶濬宣与其从兄弟一起集资8000银元购得箬蒉山麓这块地产,在此创办东湖通艺学堂,又筑堤围湖,造桥添亭,植桃种柳,点缀为各种胜景。化三年时间完工,将残山剩水打造为越中园林名胜,名为“东湖”。晚年,他自号“东湖居士”。

东湖之景主要有堤、桥、洞、湖、亭等组成。堤坝长二百余丈,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,横卧在水面上,将东湖与外界隔开。堤外是古运河,堤内是宁静而独立的东湖景区。堤上筑围墙,嵌有百余扇形状不一的镂空石窗,花色繁多、巧思迭出,令人称奇。

东湖花窗(图片来源于绍兴市城市建设档案馆)

姿态各异的古石桥是东湖的点睛之作。秦桥跨湖而建,是一座拱梁组合石桥,主桥为单孔马蹄形石拱桥,拱桥南北两侧接多孔石梁桥。拱桥间壁石上刻有桥联:“闻木樨香乎?知游鱼乐否?”券板正中位置镌刻“秦桥”二字。此桥在光绪年间建成时,为拱梁组合廊桥,现石桥上虽已不见当年为遮蔽风雨所建的廊屋,但典雅巧妙的石桥,依然为东湖增添秀美景色。

霞川桥是横跨东湖的3孔石柱石梁桥,桥柱由两块青石板并竖而成,上面搁置横梁,下面置礅台,桥柱外侧镌刻桥联:“剪取鉴湖一曲水,缩成瀛海三山图”。此联既点出了桥下之水为鉴湖水系,又赞美东湖似瀛海三山之仙境。桥板侧面刻有“霞川桥”桥名。远望霞川桥,3孔桥柱犹如一个“川”字,当殷红的晚霞穿过桥孔时,湖面泛起点点金光,取名霞川桥,十分贴切。

湖上还筑有单孔半圆形石拱桥万柳桥,单孔石梁桥市门桥、桃源桥,以及取岩石跨水而筑、野趣盎然的无名桥等,尽显园林石桥的韵味。

坐乌篷船游览位于削壁之中的石洞更是别有情趣,令人叹为观止。

仙桃洞,隐匿于山水间。坐上乌篷船进入小巧的仙桃形洞门,洞内幽暗静谧,待行至深处,眼前豁然开朗,天光乍泄,一片奇异的景色在眼前徐徐展开,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相传洞顶有仙桃树,顶端崖壁上有一形若石椅的岩石,为神仙看管仙桃时所坐,石洞也因此得名仙桃洞。洞前有“洞五百尺不见底,桃三千年一开花”的石刻楹联,笔锋苍劲,为这清幽之境添了几分仙逸之气。洞高数十丈,四壁如被鬼斧精修,平滑中带着岁月的斑驳。船底下潭水深不见底。湖水清澈,倒映着洞顶的奇景,光影交错,如梦如幻。

东湖仙桃洞(图片来源于绍兴文旅发布)

陶公洞,亦称“一线天”,是陶濬宣仿桃源意境而取名。陶公洞洞口崖壁上刻有郭沫若于1962年游东湖时所写的一首诗:“箬蒉东湖,凿自人工。壁立千尺,路隘难通。大舟入洞,坐井观空。勿谓湖小,天在其中”。舟行曲折进入洞中,岩壑之胜映入眼帘,刀斧凿成的岩壁险峻奇峭,石宕寒意侵人。蓦然抬首,从崖顶至洞底高达百丈,人在洞中,确实有一种坐井观空、天在其中的奇特感觉。

东湖岩壁石刻(图片来源于屠剑虹)

喇叭洞,其洞上小下大,形似喇叭。泛舟洞内,一丝光线由天空射入。游人在此可体验空谷传声,余音袅袅,不绝如缕的别样感觉。

东湖景区内亭、台、楼、阁、轩各式建筑,布局巧妙,疏密有致。园中有寓意春夏秋冬四季的4座亭子。听湫亭立于湖畔,飞檐斗拱,玲珑精巧,亭中设有石桌石凳,供游人休憩。凭栏而望,可见湖水悠悠,杨柳轻垂,远处峭壁连绵,如入画境。春风过处,树叶沙沙作响,与湖水潺潺之声相和,宛如天籁;饮渌亭,六角攒尖亭顶,临水而建。游人在此可像品茗那样去品赏夏天绿色风景的滋味;香积亭,位于湖畔,为四角攒尖顶亭,入秋,桂花满枝,阵阵桂香吹入亭中,沁人心脾;寒碧亭,三角攒尖顶亭,位于山北,靠近碧水,终年难见阳光,冬天更是寒风凛冽。取名“寒碧”,象征冬天。

东湖一景(图片来源于绍兴东湖文化旅游)

湖边有陶社,粉墙黛瓦,古朴典雅,为纪念民主革命家陶成章先生而建。1916年8月,孙中山先生亲临陶社祭奠陶成章,并题写了“气壮山河”。步入陶社,可见厅堂宽敞,陈列着与陶公相关的文物与事迹,供人缅怀先辈之英烈。

湖中所建的扬帆舫,为歇山顶组合亭,呈舫形,游客可坐乌篷船观赏水上社戏。台上演员在婉转悠扬的乐曲伴奏下,舞动水袖为游客表演越剧,唱腔动听,富有韵味。

东湖虽小,却揽山水之精华,聚天地之灵气,故有“天下第一山水大盆景”之美誉。游人至此,或漫步湖滨,或泛舟湖上,仰观峭壁之峻,俯察湖水之清,又可赏建筑之美,听戏曲之音,无不让人叹自然之妙,感人力之巧,陶醉于此,流连忘返。

作者:屠剑虹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