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> 科普宣传 > 古城in象—打卡绍兴故事
 
西园:梦枕江南的千年园林

日期: 2025 - 04 - 17 浏览次数:

西园,位于绍兴古城卧龙山(又称府山)西侧,始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。嘉泰《会稽志》中载:“方钱氏仗钺,为后庭棹讴凫雁之乐,邦人不与其观”。当时的园林为钱氏王室的乐园,百姓不得入园观赏。

西园旧貌(20世纪90年代末)(图片来源绍兴市城市建设档案馆)

钱氏,是指五代时吴越国王钱镠一家。钱镠于梁末帝龙德三年(923)被封为吴越国王,以杭州为西都,越州为东都。他在卧龙山上营建蓬莱阁等建筑,又在山西侧穿渠引水,营造园林。此处东枕卧龙山,西南临鉴湖,依山傍水,风景秀美,徜徉其间,恬然自得。以此作为吴越国东都王室的后庭,真是风光别致,景色无限。

天福十二年(947)六月,钱镠之孙钱弘倧在杭州即位吴越国王。不到半年,内衙统军使胡进思作乱,废弘倧而改立其弟钱弘俶为吴越国王。后周广顺元年(951),弘倧徙居越州。钱弘俶命越州官府保障钱弘倧的岁时供给,并将西园益加修治,栽植花竹,周遍高下,供他游乐。其时,园圃之美,驰名吴越间。在当时园林的亭榭楼台上,到处留有钱弘倧的题咏。太平兴国三年(978),吴越国王钱弘俶纳土归宋,此时钱弘倧已经病逝。随着钱氏举族北徙,作为吴越国王室之后庭的西园,渐废不葺治。

宋仁宗景祐三年(1036)十二月,蒋堂以吏部员外郎出任越州知州。蒋堂上任后,在西园故址建“正俗亭”。接着,又以兰亭之景布园,建了曲水阁、茂林亭,“凿渠引湖水入,曲折萦纡,激为湍流,阁居其上”。蒋堂与越州官员仿兰亭故事,在此雅集修契、流觞曲水、吟诗写词。蒋堂修整西园,使吴越国时期的这座园圃得以再兴,后人虽然无法从文献中了解到吴越国时期此园的名字,但从蒋堂所写的诗以及宋代史料中的记载,至迟从宋仁宗景祐年间蒋堂复兴浚园之时,它就被称作西园了。

飞盖堂(图片来源屠剑虹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望湖楼(图片来源屠剑虹)

宋代西园是绍兴州府官廨的一部分。向传式、王逵、史浩、吴格、汪纲等几位绍兴太守,又先后在园中增添景观。园内有飞盖堂、曲水阁、正俗亭、流觞亭、茂林亭、渌波亭、望湖楼、清旷轩、憩棠等建筑。飞盖堂之前,有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的4座亭子对峙。园内池沼、曲水、小桥、桃李、松篁,花丛,别有一番景色,尽显园林之美。

春荣亭、冬瑞亭、秋芳亭、夏荫亭(图片来源屠剑虹)

园内池沼是景区的核心,占地宏敞,“泓渟澄涵,皎若坠镜,自是为奇观矣”。当时的西园是禁止老百姓入内游玩的,皇祐四年(1052),王逵任越州知州,他指示让“邦人无大小恣乐其中”,越中百姓才有了一睹西园真容的机会。当然,西园也不是每天都开放成为老百姓可以自由遨游的乐园,只是在每年的“二月二日,始开西园,纵郡人游观,谓之开龙口”。二月初二是古代的龙头节。据说经过冬眠的龙,过了二月初二这一天,就将被春雷唤醒,抬头而起,故在民间呼为“龙抬头”。西园位于龙山下,在二月初二大开园门,犹如龙山开了口,故将这日称为“开龙口”。老百姓可以在园内纵情游乐并参加竞渡活动,热闹非凡。“开龙口”这天,龙舟竞渡是最为激动人心的。竞渡号令一发出,条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,在水面上飞速行驰,船上的人整齐划一落浆,争先恐后,场面极为壮观,就连州府的官员也来观看助兴。由于二月初二是西园向老百姓打开大门的日子,也是官民同乐之日,老百姓感念王逵此举,故将位于西园中的那口大池称为“王公池”。

此后,民间又把园林中的池沼称为“庞公池”,是为纪念唐代越州太守庞玉而名。庞玉在越州任职时有惠政,受到百姓爱戴,死后被越州人奉为城隍神,城隍庙就建在与庞公池相近的卧龙山雷公殿西面的山岗上。

两宋时期的西园范围很大。其西、南两侧临旧时城墙界,东接卧龙山,其北侧至少在今绍兴饭店友好会馆一带。西园规模之大、园囿之盛,为世人所推崇。

西园在宋亡之后湮废,但后人对西园依然情有独钟。元朝末年,诗人杨维祯在西园故址构建“诗巢”。明神宗万历年间(1573—1620),张岱祖父张汝霖在西园遗址的庞公池旁建了一座砎园,园中水石萦回,花木映带,时人称作阆苑仙境。此后,西园渐为民居所侵,池沼雍塞,风景不再。

西园雪景(图片来源绍兴市城市建设档案馆)

公元2000年7月,绍兴市人民政府依据宋代园林布局在原址重建西园。重建后的西园占地2.69万平方米,大门面对卧龙山,两旁摆放狮子石座。门框上方悬挂“西园”横匾,两侧书有“于越号名城风物此中多入画,东浙留圣迹林园无处不胜春”对联。一进西园,便见影壁上镌刻的“五代胜迹”四个瘦劲古朴的大字。全园以庞公池为中心展开布局,池中水深映翠,池周青竹摇曳,柳丝低垂,并有湖山假石点缀其间。庞公池南边为飞盖堂,朱柱红门,灰色瓦脊,造型庄重宏敞。北边建有“龙山诗巢”,堂内正中悬挂“诗魂”匾额一方。池北边流杯岩西为漾月堂,左有曲径通向假山,右为一小巧雅致的半圆拱石桥。堂内置有戏台,戏台前柱楹联系明代徐渭写于陶堰严助庙台上的戏联“盛盛盛盛盛盛盛;行行行行行行行”,饶有趣味。池南边望湖楼,为西园最高的建筑,共二层,歇山顶重檐式,外观高大雄伟,气势不凡,四面有木栏环廊,游人凭栏远眺,可尽览景色。园中有四亭,名春荣、夏荫、秋芳、冬瑞,又有八角重檐的列翠亭,漾月堂右侧的水竹亭等,均小巧玲珑,幽雅不俗,是西园中的亮点。园内遍植花木,芳草绿茵,加之小桥流水,假山翠竹,亭榭楼阁,使西园景色更添诗意,美不胜收。

西园现貌(图片来源绍兴市城市建设档案馆)


作者:屠剑虹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