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> 社科要闻 > 社科信息
 
绍兴市宋韵文化研究中心、绍兴市宋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浙东运河(余姚、宁波段)文化考察活动

日期: 2024 - 12 - 05 浏览次数:

近日,绍兴市宋韵文化研究中心、绍兴市宋文化研究会,联合举办了浙东运河余姚、宁波段实地调研活动,旨在深化认识、促进交流、拓展宋代文化研究的新领域。

考察人员首先前往横跨在姚江之上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余姚通济桥。这是古余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,地处南北交通要道,被誉为“浙东第一桥”。桥西的舜江楼上,陈列着历代余姚城地图,可以了解通济桥的基本情况和古余姚一河双城的特点。随后,一行人又考察了宁波段运河水利设施大、小西坝旧址。古人利用坝来调节水面高度,可以启闭的水闸利于行舟。小西坝位于三条水路的交汇处,是船只往来于姚江和慈江的必经之路。大西坝在姚江对岸,是运河水路上杭州至宁波的要道,也是旧时官船进出的必经堰坝。大西坝经历代改造,还残留着宋代和清代的石坎及近现代的船坝和碶闸。大西坝附近的高桥镇还有一座宋代古桥,又称鄞西高桥。这是昔日古明州通往内陆的水陆咽喉。古桥上生动细腻的石刻,体现了精致柔和的宋韵美学,也引发了考察人员的热烈讨论。

随后,一行人来到浙东运河出海口——宁波三江口,这里是中国大运河的最南端,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。考察人员又继续追踪宋韵遗迹,专程参观南方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保国寺大殿。在讲解人员的指引下,观察可与《营造法式》形成印证的严谨精美的宋构孤证,感受似癯实腴的宋代建筑美学。此行的最后一站是唐代水利枢纽工程它山堰。它似桥非桥,结构奇特,设计周详,涝时水流七分入江、三分入溪;旱时七分入溪、三分入江,有效地将水害化为水利,充分体现了古代运河两岸人民的生存智慧。

本次活动特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、市文物局马峰燕同志担任学术指导,并进行讲解。返程路上,参与考察学习的老师们纷纷表示,此行开拓了视野,更为直观、深入地了解了运河地理历史,收获极为丰富。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